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 正文

古质体DNA基因组揭示故宫“楠木”树种之谜

  浏览:  发布:2022/08/24


木材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主要天然材料之一,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木质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明清时期,被冠以皇木称谓的楠木,主要用于包括故宫等在内的皇家木结构宫殿建造,成为皇权与地位的象征,然而楠木的树种归属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

2022824日,“Plants, People, Planet” 期刊在线发表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Ancient plastid genomes solve the tree species mystery of the imperial wood 'Nanmu'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largest existing wooden palace complex in the world”,对楠木树种的归属进行了解答。

该研究首次将古DNA液相杂交捕获技术应用于考古木材细胞,并成功获得高质量质体DNA基因组,覆盖度达到90.09%~100%137,663~152,805 bp)。获取的DNA平均片段长度68~99 bp,具有古DNA高度降解、末端损伤的典型特征。综合考古学、形态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确定了21份故宫古建筑木构件楠木样本以楠木(Phoebe zhennan)和细叶楠(P. hui)为主(90.48%),其余为闽楠(P. bournei)和浙江楠(P. chekiangensis)。研究结果表明,在尚未形成系统的植物分类学框架(plant taxonomic framework)条件下,我国先民亦能通过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准确认知和掌握木材的类别及主要特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体现了当时社会在林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方面的高度文明。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段时期内森林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动态变化。

该研究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标本资源库,通过将木材解剖学与古DNA方法相结合,成功构建了考古木材的鉴定技术体系,为木质文物用材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对故宫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保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研究工作获得中国林科院优秀青年人才项目(CAFYBB2021QB003)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W02020331)资助,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焦立超副研究员、殷亚方研究员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陆杨博士生、陈勇平副研究员、郭雨博士、郭娟副研究员、何拓博士、马灵玉博士、王杰博士生、张永刚工程师、姜笑梅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张明副教授,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王兆山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超博士和周世良研究员,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高文强博士以及荷兰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和荷兰莱顿大学Pieter Baas教授参与了上述研究工作。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ppp3.10311

基于木材解剖学和古DNA方法的故宫“楠木”树种鉴定



本文作者:木材标本馆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分享到:

上一条:中国林科院院所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木材标本资源信息深度挖掘与创新利用”启动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标本资源库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关闭

新闻资讯

科研成果

公告栏

首页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木材标本馆 濒危木材保护

© 2015 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7635号

TEL: +86-10-62889569

Mail: liubo@criwi.org.cn

联系客服